选自《转逆境为喜悦》(佩玛·丘卓著,胡因梦译) 处在所有的领域里都要训练自己去除偏见。普遍而全心全意地进行这项修持,是非常重要的。 ——阿底峡尊者 透过友爱、悲心和欢喜心的修持,我们训练自己扩大心量,尽己所能地敞开心胸面对自己,面对朋友,甚至面对那些我们所不喜欢的人。如此就是在培养无偏见的平等心了,然而缺少了第四种的无量平等心,其他的三种无量心将被好恶、接纳和抗拒所局限。 每当有人问某位禅师他的情况时,他总是答道:“我很好。”后来他的一位学生终于问道:“老师,你怎么可能永远都好呢?难道你每一天都觉得很好吗?”禅师答道:“当然某些日子我也活得并不好。不过,无论是好日子或坏日子,我都能接受。”这就是所谓的平等心了。传统上,平等心总是以欢迎所有人参加的一场盛宴来象征。这意味着,每一样事物、每一个人都列在受邀的名单上。想一想你的死敌。想一想那个可能会伤害你的人。想一想希特勒,以及引诱青年人吸毒的毒枭。想像一下这些人全都受邀参加这场盛宴。 平等心的修持就是要学习对众生敞开心胸,迎接各种生命的来访。当然某些贵客来访时,我们不免感到恐惧和厌恶。如果有能力做到,不妨把门稍稍打开一些,假使有必要,把门关上也无妨。培养平等心是要渐进的。我们发愿终生学习友爱与勇气,不论身处何种情境——生病、健康、贫穷、富裕、哀伤或喜悦,我们一概欢迎,并且愿意认识它们。 “平等心”比我们通常所认识的范畴要大得多。我们一向以为,希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害怕丧失自己拥有的东西,这就是所谓的二元对立了。然而佛法却归类出四组希望与恐惧的二元对立倾向:欲乐和痛苦,赞美和谴责,获得与失去,盛名与失宠。只要陷入其中任何一极,就必定招惹来另一极的情况。它们永远都在相互追逐着。在吸引和厌恶的恶性循环中,是不可能存在着持久的快乐的。人生不可能让我们保有一切美好的事物,而除去每一样我们所惧怕的东西。因此勇士菩萨必须培养平等心——一颗不落入好恶、趋避的大心。 培养平等心的方法就是训练觉察力;一旦感觉自己被吸引或是产生厌恶的反应,而尚未固化成执著或负面情绪时,就要觉察到自己的真相。我们要训练自己安住在内心的那个柔软地带,并善用内心的偏见作为踏脚石,来连结别人心中的困惑。强烈的情绪是非常有用的。不论内心生起任何一种恶劣的情绪,都可以用来j9九游会登陆入口-j9九游会登录入口与他人的连结感,帮助我们体验他人心中的侵略性和渴望——他们和我们一样,也陷入了希望和恐惧的二元对立。如此我们才能领会众生都在一条船上。我们急需发展出更多的洞见,来帮助自己认清什么会带来快乐,而什么又会导致痛苦。 最近我去了某个修行中心探访一位朋友。那几天之中,我听见许多人在抱怨她总是迟到。他们觉得她造成了诸多不便,因此非常恼火。她总是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。她的这份自我合理化的倾向令大家十分光火。 有一天我遇见了这位朋友,她正坐在一张长凳上。她的脸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,浑身抖个不停。她和某人有约,但是等了十五分钟,此人还没有出现。 我忍不住想让她看到这件事的讽刺性,不过我还是静待她自己去发现情势已经逆转了,多年来她一直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。然而这样的洞见始终没有产生,她还是无法同理别人。她不断地升高自己的怒气,还写了一张充满愤慨的短笺。她完全没准备好同理那些等候她多年的人。如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,她不知不觉地在加强自己的痛苦,不但没有让这次的经验软化她的心,反而利用它来强化自己的僵固和冷漠。 即使经过多年的修炼,我们仍然会持续强化自己的愤怒。然而,如果能触及嫌恶、盛怒或任何一种情绪底端的脆弱和赤裸的无助感,我们的视野就会扩大。那个时刻如果能选择安于当下的情绪能量,而不爆发出来或是压抑它,就是在训练平等心以及超越对错的豁达心胸了。四无量心的品质就是如此发展出来的:我们练习觉察心如何僵固成执著的见解,并尽量使它柔软下来。心一旦软化,内在的藩篱就放下了。 平时在街上行走时,也可以进行平等心的修持。不论遇见什么人,都要尽力维持清醒,也就是要保持情感上的诚实度,敞开心胸面对他人。当我们经过某些人的身边时,要觉察自己的心是敞开的,还是封闭的。要觉察自己是否被对方吸引,还是感到厌恶或冷漠,而不添加任何批判。我们可能觉得对某人生起了悲心,因为她看起来十分沮丧,或是某人对我们微笑而感到心情愉悦。有时没有任何理由,我们会对某些人生起恐惧和厌恶的感觉。留意自己何时敞开何时封闭——不带任何赞美或谴责——便是这项修持的基础功夫。在城市里只要走一条街,这项修持都会令你大开眼界。 可以进一步地运用这个方法来拓展神入及理解的能力,譬如像恐惧或极端反感这类封闭的情绪,都可以提醒我们别人也会陷入相同的情境。其他类似友善和愉悦的开放心境,也可能让我们和路人产生连结。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帮我们拓展心量。 如同其他几种无量心的修持方法,平等心也有七个修炼的步骤。每当我们产生一种开放轻松的心情而不落入任何偏见或偏好,平等心就出现了。这时可以为自己、为自己所爱的人发愿,祈望大家都能安住在解脱的自由中。然后我们将心愿扩大到朋友、不相干的人和敌人的身上。接下来我们发愿,祈望上述所有人都能安住在平等心,然后将这份愿望拓展到时空中所有的众生身上:“愿众生安住在平等心,远离激情、侵略性和偏见。” 在进行友爱或悲心的观想之前,也可以先练习平等心。我们只是单纯地反省一下执著和反感造成了多么大的痛苦,而蔑视别人、认为别人不值得我们爱又会带来多大的烦扰。然后我们发愿自己能产生力量和勇气,对所有的众生——包括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——发出无量的悲心与友爱。心里抱持着这样的愿望,开始进行七个步骤的平等心修炼。 《慈悲经》中说道:“有了无量心,我们就会珍惜所有的生命,而对上三道和下三道的一切众生放出慈爱的光辉。”修持平等心就是在训练自己扩理和慈悲的能力,包容一切善、恶、美、丑。然而,毫无偏见的平等心并不等同于终极祥和。它指的是彻底面对一切来到我们面前的事物。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充分而彻底地活着。
选自《转逆境为喜悦》(佩玛·丘卓著,胡因梦译) 处在所有的领域里都要训练自己去除偏见。普遍而全心全意地进行这项修持,是非常重要的。 ——阿底峡尊者 透过友爱、悲心和欢喜心的修持,我们训练自己扩大心量,尽己所能地敞开心胸面对自己,面对朋友,甚至面对那些我们所不喜欢的人。如此就是在培养无偏见的平等心了,然而缺少了第四种的无量平等心,其他的三种无量心将被好恶、接纳和抗拒所局限。 每当有人问某位禅师他的情况时,他总是答道:“我很好。”后来他的一位学生终于问道:“老师,你怎么可能永远都好呢?难道你每一天都觉得很好吗?”禅师答道:“当然某些日子我也活得并不好。不过,无论是好日子或坏日子,我都能接受。”这就是所谓的平等心了。传统上,平等心总是以欢迎所有人参加的一场盛宴来象征。这意味着,每一样事物、每一个人都列在受邀的名单上。想一想你的死敌。想一想那个可能会伤害你的人。想一想希特勒,以及引诱青年人吸毒的毒枭。想像一下这些人全都受邀参加这场盛宴。 平等心的修持就是要学习对众生敞开心胸,迎接各种生命的来访。当然某些贵客来访时,我们不免感到恐惧和厌恶。如果有能力做到,不妨把门稍稍打开一些,假使有必要,把门关上也无妨。培养平等心是要渐进的。我们发愿终生学习友爱与勇气,不论身处何种情境——生病、健康、贫穷、富裕、哀伤或喜悦,我们一概欢迎,并且愿意认识它们。 “平等心”比我们通常所认识的范畴要大得多。我们一向以为,希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害怕丧失自己拥有的东西,这就是所谓的二元对立了。然而佛法却归类出四组希望与恐惧的二元对立倾向:欲乐和痛苦,赞美和谴责,获得与失去,盛名与失宠。只要陷入其中任何一极,就必定招惹来另一极的情况。它们永远都在相互追逐着。在吸引和厌恶的恶性循环中,是不可能存在着持久的快乐的。人生不可能让我们保有一切美好的事物,而除去每一样我们所惧怕的东西。因此勇士菩萨必须培养平等心——一颗不落入好恶、趋避的大心。 培养平等心的方法就是训练觉察力;一旦感觉自己被吸引或是产生厌恶的反应,而尚未固化成执著或负面情绪时,就要觉察到自己的真相。我们要训练自己安住在内心的那个柔软地带,并善用内心的偏见作为踏脚石,来连结别人心中的困惑。强烈的情绪是非常有用的。不论内心生起任何一种恶劣的情绪,都可以用来拓展与他人的连结感,帮助我们体验他人心中的侵略性和渴望——他们和我们一样,也陷入了希望和恐惧的二元对立。如此我们才能领会众生都在一条船上。我们急需发展出更多的洞见,来帮助自己认清什么会带来快乐,而什么又会导致痛苦。 最近我去了某个修行中心探访一位朋友。那几天之中,我听见许多人在抱怨她总是迟到。他们觉得她造成了诸多不便,因此非常恼火。她总是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。她的这份自我合理化的倾向令大家十分光火。 有一天我遇见了这位朋友,她正坐在一张长凳上。她的脸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,浑身抖个不停。她和某人有约,但是等了十五分钟,此人还没有出现。 我忍不住想让她看到这件事的讽刺性,不过我还是静待她自己去发现情势已经逆转了,多年来她一直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。然而这样的洞见始终没有产生,她还是无法同理别人。她不断地升高自己的怒气,还写了一张充满愤慨的短笺。她完全没准备好同理那些等候她多年的人。如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,她不知不觉地在加强自己的痛苦,不但没有让这次的经验软化她的心,反而利用它来强化自己的僵固和冷漠。 即使经过多年的修炼,我们仍然会持续强化自己的愤怒。然而,如果能触及嫌恶、盛怒或任何一种情绪底端的脆弱和赤裸的无助感,我们的视野就会扩大。那个时刻如果能选择安于当下的情绪能量,而不爆发出来或是压抑它,就是在训练平等心以及超越对错的豁达心胸了。四无量心的品质就是如此发展出来的:我们练习觉察心如何僵固成执著的见解,并尽量使它柔软下来。心一旦软化,内在的藩篱就放下了。 平时在街上行走时,也可以进行平等心的修持。不论遇见什么人,都要尽力维持清醒,也就是要保持情感上的诚实度,敞开心胸面对他人。当我们经过某些人的身边时,要觉察自己的心是敞开的,还是封闭的。要觉察自己是否被对方吸引,还是感到厌恶或冷漠,而不添加任何批判。我们可能觉得对某人生起了悲心,因为她看起来十分沮丧,或是某人对我们微笑而感到心情愉悦。有时没有任何理由,我们会对某些人生起恐惧和厌恶的感觉。留意自己何时敞开何时封闭——不带任何赞美或谴责——便是这项修持的基础功夫。在城市里只要走一条街,这项修持都会令你大开眼界。 可以进一步地运用这个方法来拓展神入及理解的能力,譬如像恐惧或极端反感这类封闭的情绪,都可以提醒我们别人也会陷入相同的情境。其他类似友善和愉悦的开放心境,也可能让我们和路人产生连结。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帮我们拓展心量。 如同其他几种无量心的修持方法,平等心也有七个修炼的步骤。每当我们产生一种开放轻松的心情而不落入任何偏见或偏好,平等心就出现了。这时可以为自己、为自己所爱的人发愿,祈望大家都能安住在解脱的自由中。然后我们将心愿扩大到朋友、不相干的人和敌人的身上。接下来我们发愿,祈望上述所有人都能安住在平等心,然后将这份愿望拓展到时空中所有的众生身上:“愿众生安住在平等心,远离激情、侵略性和偏见。” 在进行友爱或悲心的观想之前,也可以先练习平等心。我们只是单纯地反省一下执著和反感造成了多么大的痛苦,而蔑视别人、认为别人不值得我们爱又会带来多大的烦扰。然后我们发愿自己能产生力量和勇气,对所有的众生——包括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——发出无量的悲心与友爱。心里抱持着这样的愿望,开始进行七个步骤的平等心修炼。 《慈悲经》中说道:“有了无量心,我们就会珍惜所有的生命,而对上三道和下三道的一切众生放出慈爱的光辉。”修持平等心就是在训练自己扩大同理和慈悲的能力,包容一切善、恶、美、丑。然而,毫无偏见的平等心并不等同于终极祥和。它指的是彻底面对一切来到我们面前的事物。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充分而彻底地活着。